上世纪八十年代,非洲国家埃塞俄比亚由于天灾人祸,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人道主义灾难。无数人挣扎在死亡边缘。1985年7月13日,由英国歌手吉尔道夫发起,世界上最知名的一百多位摇滚明星和乐队聚在一起,为拯救濒于死亡的非洲灾民,在伦敦温布利体育场和费城约翰·肯尼迪体育场分别举行了盛大的义演活动——Live Aid。这场演出,被称为“地球上最伟大的一场演出”、“二十世纪最后的神迹”。这本书详细讲述了这次赈灾义演的全部经过。
李宗盛制作过无数脍炙人口专辑,经历人生大风大浪、华丽与沉潜,从华语乐坛经典级“情歌大师”到人生淬炼传奇性“心灵导师”,李宗盛《既然青春留不住》世界巡回演唱会,巡回35场,穿越21个月,横跨28个城市。李宗盛无可取代以李式经典折服全球。
《既然青春留不住 还是做个大叔好!》LIVE CD & LIVE DVD 共收录台北、纽约、伦敦三场录音录像精彩全纪录,以精选29首时代的共同记忆,李宗盛的歌声,再度带着歌迷进入过往的年少,无法自拔的时光隧道。
Beyond在1988年初刚刚发行了出道以来的第二张专辑《现代舞台》,音乐中加入了一些电子乐器的成分,并且从这开始,除了家驹以外的其他成员也开始尝试创作并演唱,《现代舞台》中便有家强和阿Paul担当主唱的作品。
作为Beyond五人阵容的绝唱,这场演唱会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家驹即兴演奏曲《卡门》也让我们再次领略了他在吉他演奏上的造诣;阿Paul的第一首个人作品《Once Again》也体现出了他自己的音乐个性。但最珍贵的还是Beyond的五位成员合唱乐队的经典作品《再见理想》,这是远仔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作为Beyond的成员开声演唱。而当乐队返场时,则以一首《旧日的足迹》作为告别,同时也标志着Beyond五人时代的终结。
人类有社会组织起,音乐就常伴人们左右,未来,音乐也不会消失……只要用更深更广的视角去观察音乐的湖泊,我们就会明白,那片湖其实比我们想象得更深更宽。
你是否知道:科技的进步会如何影响音乐人的创作以及听众对音乐的体验?演奏场地对于孵化音乐人有什么重要作用?音乐人如何才能在商业上取得成功,实现理想与现实的平衡?当世界步入数字时代时,音乐产业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与危机,从业者又如何将危机化为机遇,从海量音乐作品中脱颖而出,与时俱进,持续成功?
传奇音乐家大卫·拜恩从上世纪70年代出道起一直活跃至今,以其远见、胆识与独到的思索不断探索、创作,并取得非凡的成就。本书中,他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在台前幕后近50年的独特经验、教训、知识,这本书将会改变你感受音乐、创作音乐、演绎音乐、推广音乐的方式——你的事业与人生也许正需要这种改变。
后海大鲨鱼的发展可说是辉煌伴随鲁莽,从一开始,他们就带着甩不掉的楞劲儿和傻气,不顾一切地向前冲,一会儿成为大家追捧的中心,瞬间又哗啦啦地沦为众矢之地。这次他们大剌剌地抛出“心要野”这个名字,越来越像一个脱掉现代衣装的原始人。
《心要野》用了近4年时间,他们管这张专辑叫“后海冲浪手的大冒险”。4年里,乐队在后海鸭子的嘲笑声中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冒险:跑去火焰山,飞去喜马拉雅,开启20个氧气瓶完成表演。
对于专辑所要表达的主题,主唱付菡写道:“心要野?每个人有自己的答案,对我来说是那些勇敢地活在当下,突破规则限制去创造的人。”世人皆称:“心不自由,无处不是牢笼”,可“自由”是宏大无解歧义丛生的命题。冲浪手们避开概念的陷阱,用“心要野”这个简短有力的祈使句焕发身体中的原力,去行动,去创造。
Elenore乐队成立于2009年末,由几个热爱音乐的媒体人士组成。因为部分成员的英伦生活经历,他们的音乐风格深受英国迷幻摇滚、电气摇滚的影响,融合了吉他噪音以及合成器的渲染。
这张专辑描述是一个人非常想要发出强光,却被很多铁丝缠住,但倔强的他依旧努力在束缚中努力迸发出生命之光。专辑的封面视觉呈现出它可以是任何人,想要冲破樊篱却被桎梏住。整张专辑的十首作品依旧由达达乐队的吉他手、著名制作人吴涛操刀制作,合作乐手包括眼镜蛇乐队主唱、朴树乐队键盘手肖樱竺,独立贝斯手菲璐,以及国际爱乐乐团等等。而唱片母带则是由曾经制作过John Mayer、St. Vincent、Tame Impala等国际知名音乐人╱乐队唱片的的Greg Calbi完成。
《曼彻斯特与英伦摇滚:在倾盆大雨中寻找光明》讲述了英伦摇滚发源地曼彻斯特的音乐文化。一批音乐人在曼彻斯特寻找自己的梦想,无论是在大雨倾盆的舞台上,还是在狭小的出租房里,或是在庄园的舞池上,如何从小剧场演出,到签约唱片公司,再成为风靡全球的摇滚音乐人。本书记录的是这座城市、这些人和他们的时代的写照。
披头士成功地建构了近代流行摇滚乐的雏形,他们示范了流行摇滚乐可以简单到让乐迷一听就能朗朗上口跟着唱,也可以复杂到让乐评人赞叹他们的创作巧思,披头士在1960年代出现时让全世界陷入疯狂状态,随着时代交替,披头士已经成为不同世代共同喜爱的音乐,跨越时间与地域的影响力,体现了流行摇滚乐隽永的价值。
本专辑汇整了披头士在1962年到1966年的畅销曲,此套精选辑听见披头士从旋律爽朗、明快,抒写年轻世代天真浪漫,享受爱情与人生的流行摇滚风格出发,然后慢慢走向多样性乐风与多层次编曲尝试,流露成熟与内敛人生思维的多元摇滚风格。
1877年,一名丹麦医生曾写信给报纸说“论音乐,冰岛人的水平不值一提。”今天,整个世界的音乐行业都视冰岛音乐为高级、领先、创新的代名词。
本书从1836年雷克雅未克进口了一架手风琴和25首歌曲讲起,讲述了近200年间冰岛音乐如何掀起全球乐迷的追逐和尖叫。系统地梳理了冰岛音乐的发展历程,摇滚、朋克、民谣、嘻哈、雷鬼、重金属、电音等音乐流派在冰岛的出现、发展和更迭流变,也详细地介绍了代表性的冰岛音乐人和音乐作品。
对乐迷而言,这是一份难得的冰岛音乐档案,也是一趟冰岛文化之旅。我们能够看到历史事件、自然环境、经济动荡等宏观因素对冰岛音乐进程的影响,也能看到富有生命力的不同个体在追求音乐的过程中对自我的认知、调整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