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末,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已达到1.76亿,预计2025年“十四五”规划完成时,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超过2.1亿,约占总人口数的15%。是老年患者中最常见且特有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的统称。老年综合征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今天,我们请到了天津医科大学副校长、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院长、天津市老年病学研究所所长雷平教授,对老年综合征进行介绍。
老年人大多存在各器官功能衰退、多种疾病共存的情况。在临床上,我们经常发现老年患者往往不是出现某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而是突出表现为一组特殊的症状,如痴呆、跌倒、疼痛、失眠、谵妄、抑郁等。在老年医学中,将这类老年人常见的症状,有时也包括一些老年人常见的医学问题,如“多重用药、营养不良”等,称为老年综合征。简言之,老年综合征即是由多种病理过程或多种诱发因素导致的具有同一临床表现特点的老年病症。据统计,在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老年综合征的患病率超过30%。老年综合征会严重损害老年人的生活能力,显著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明显缩减老年人的预期寿命,增加照护者的身心负担。
这里我们提到的老年综合征为“多因一果”,即多种致病因素导致的同一类临床表现,而传统的综合征往往为“一因多果”,即一种病因引发的多种临床表现。以传统医学综合征中的库欣综合征为例,病因为皮质醇增多,临床可出现满月脸、水牛腰、向心性肥胖、皮肤菲薄、骨质疏松等多种表现。而在老年综合征中则相反,以谵妄为例,其原因可能包括脱水、营养不良、认知障碍、高龄、睡眠障碍、严重的躯体疾病、药物因素等多种因素。因此,针对老年综合征的管理应当是全面、系统的。
常见的老年综合征种类包括跌倒、衰弱、头晕、谵妄、失眠、肌少症、压疮、疼痛、失禁、痴呆、吞咽困难、营养不良、抑郁、多重用药等。针对上述老年综合征,如不进行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往往会引起严重危害。
以跌倒为例,老年人是跌倒损伤的高危人群,约30%的跌倒可造成老年人严重的脑外伤和骨折等情况,由此可能导致如神经功能损伤、活动受限、肺部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多种并发症,引发一系列灾难性后果。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30%的≥65岁老年人发生跌倒,≥80岁老年人跌倒的年发生率可高达50%。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跌倒已经成为首位伤害死因。
肌少症也是老年综合征常见的表现之一,亚洲65岁以上老年人中,肌少症的患病率可达10~20%左右,且随年龄的增加而迅速上升。老年人肌肉组织的减少可引起肌肉功能减退,并进一步导致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跌倒风险增加、伤口不易愈合、免疫力下降、发生压疮或肺炎等。据报道,严重的肌肉减少可导致老年人死亡率显著增加。
在日常生活中,老年综合征的一些早期表现往往得不到患者本人及亲属的关注,只有在老年综合征发生且造成很大程度的健康损害后才引起重视,此时往往功能损害已经形成,进行干预的效果欠佳。因此,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是防治老年综合征的关键。
老年综合评估是当前早期筛查和管理老年综合征的有效工具。老年综合评估通过采用多学科的方法,对包括老年人的医学问题、躯体与认知功能、精神心理状态、环境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支持系统、信仰及医疗意愿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与传统医学评估的以疾病为中心不同,老年综合评估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核心的理念。通过老年综合评估,可以综合梳理老年综合征的病因,从而发现老年人潜在的患病风险和功能缺陷,进而早期制定可行的治疗干预策略,维持和改善老年人健康和功能状态,避免老年综合征引发的严重危害。
比如针对老年人跌倒,我们可以从衰老、疾病、药物、心理、环境和社会几方面来逐一筛查其危险因素,从而发现具有跌倒高危风险的老人,进而进行科学干预,最大限度降低跌倒发生的可能。
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我们应当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重视老年综合征的发生,并通过老年综合评估进行预防和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老年人幸福、快乐的度过夕阳人生。
党员,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天津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天津市老年病学研究所所长。
担任中国医师协会老年医学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全国委员、神经病学组委员、营养不良与肌少症工作组委员,天津市医师协会老年医学科医师分会会长,天津市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保健管理质控中心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 Aging Medicine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华老年病研究电子杂志》编委,天津市第十三届政协委员,天津市第十二届青联常委、第十三届副主席,和平区第四届青联常委,和平区第十二届、第十三届政协委员。
擅长老年颅脑损伤、脑卒中、老年痴呆、老年营养不良及老年综合性疾病的诊治。对颅脑损伤防治领域和老年神经损伤与退变疾病领域有较深入研究。共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天津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1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教育部重点基金课题,另参加多项国家、市级课题;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著50篇),主编专著2本;参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